名誉主任:黄孟复
主任:石 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史料文物>>历史资料>>文字史料>>正文

粤北抗战救亡之韶关工合组织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2/17

路易·艾黎

“工合”组织是抗战时期,由新西兰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为中国抗战服务建立的抗战救亡工业组织,其全称系“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1938年8月,路易艾黎在武汉成立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后,在他的积极协助下,各地相继成立的工合组织对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韶关工合组织从发展到壮大,成为粤北抗战的重要经济支柱,路易艾黎的帮助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

1939年秋,在江西赣州的“工合东南区办事处”派员到韶关,与中共党员邓重行协商筹建韶关工合组织,当时韶关(曲江)已成为广东省战时省会,按照工合组织成立条件,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建,韶关(曲江)城区先后建成包括樟脑、机器、印刷等多个工业合作社。

随着工合组织曲江事务所成立不断壮大,在1940年初迁入城区风度中路平治巷。

1940年2月,路易·艾黎第一次到韶关,当时负责筹建曲江“工合”的中共党员,《新华南》发行经理的邓重行,接待了到韶的路易·艾黎。在了解了曲江工合的发展情况后,路易·艾黎追加六万元贷款来扩大包括樟脑、印刷两个合作社生产规模。

1940年5、6月,当路易·艾黎第二次视察曲江“工合”时,看到“工合”承印,包括中共广东省委刊物《新华南》以及进步报刊《抗先通讯》、《广东青年》、《新军》、《新建设》等刊物,路易·艾黎高度赞扬曲江“工合”的工作,当时工合印刷社是抗战粤北最大一所印刷厂。

自1939年秋起,在路易·艾黎工合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曲江“工合”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1941年底,工合组织在曲江兴办的合作社,包括油墨、营造、肥皂、制革、电镀、卷烟、榨油、纺织、食品等40余所。其中,以东河机器工业合作社规模最大,有社员二百多人。

伴随曲江(韶关)工合组织的发展,“工合”以实业救亡的目标,也逐步得到了实现,从1940年初开始,在曲江的各“工合”组织合作社,开始增盈后,“工合”在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下,逐步从增盈中提取利润,投入到粤北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从1941年春开始,仅樟脑社,每月从增盈中拨付一万至二万元给中共广东省委,部分盈余除扩大再生产、归还工合总部的借贷款外,大部用于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增加社员伙食费,并向工人发放零用钱。

1941年底,中共广东(粤北)省委按照南方局指示,抢救滞留香港爱国民主文化人士,工合组织一次性支付用于解救在港文化人士费用三万元;为支持清远、英德建立中共地方经济据点、开展敌后游击战,曲江“工合”又支付了(前)北江特委五万元。据工合筹办人邓重行回忆,从1939年办“工合”到1942年初,经其手支付中共广东(粤北)省委经费近达30万。曲江“工合”成为粤北抗战,中共广东省委最为有力的经济支柱。在中国抗日战争最为艰苦时期,曲江“工合”为粤北抗战的坚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4年的下半年,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对“工合”组织进行取缔,并大肆抓捕在“工合”的中共党员,在韶的各“工合”合作社遭到严重破坏,11月,日军发动了打通粤汉线的“一号作战”,“工合”被迫迁往粤北连县,在此后又转往了广西,1945年初,韶关沦陷,在曲江(韶关)的“工合”组织各合作社彻底解散。

来源:韶关广电优生活微信公众号2016.9.13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7号

    技术支持:兰州城市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办公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