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主任:黄孟复
主任:石 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史料文物>>文物介绍>>正文

艾黎与艾黎捐赠文物

作者:张珑    文章来源:《丝绸之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3

编者按:今年12,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先生诞辰100周年和逝世10周年的纪念月,为缅怀这位国际友人,本刊特刊文章,以示纪念。

1997122日和27,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甘肃省荣誉公民、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先生诞辰100周年和逝世10周年的日子。我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艾老的无限怀念和无比崇敬之情。

    艾黎是我最崇敬的一个外国人。尽管我没有亲眼见过他,但我却与“艾黎”这个名字打了近10年的交道,与艾黎捐赠的文物打了近10年的交道。10年来,艾黎慈祥的面容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说来惭愧, 10年前,我对艾黎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的。那是19875月的一天,我作为全省文物普查张掖地区辅导员来到山丹,住在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为我腾出的一间办公室里。安顿好住宿后,陈列馆馆长王自刚先生陪同我参观了“艾黎生平展”和“艾黎捐赠文物陈列展”,这时我才第一次知道了路易·艾黎这个人,第一次看到了艾黎捐赠的文物。后来,我利用文物普查的间隙,多次去展室和库房,详细观看了艾黎捐赠的所有文物。跟艾黎非常熟悉、当年曾亲自接收艾黎捐赠文物的王自刚馆长给我讲述了很多有关艾黎与文物的故事。我深深地被艾黎那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把一生都献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崇高品德所感动,也被艾黎捐赠的近4000件珍贵的文物所吸引。当年8,我与王馆长商定,从艾黎捐赠文物中甄选一部分精品编辑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艾黎,欣赏和研究艾黎捐赠的文物,以免辜负艾老捐赠文物的美意。当时商定,待初稿出来后,我们一起去北京让艾老面审。孰料4个月后,艾黎逝世的噩耗传来,这位刚刚度过90寿辰的老人突然与世长辞,将初稿面呈他审阅的愿望不能实现了,也给我留下了未能亲见艾老一面的终身遗憾(尽管后来我专程去北京参观了艾老故居)。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编写的《艾黎捐赠文物精粹》一书,终于在今年艾黎诞辰100周年、逝世10周年前夕面世,国务院总理李鹏还专门为此书题词:“继承和发扬路易·艾黎无私奉献精神,保护中华文化遗产”。我想,这也许是对艾黎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和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最好的评价,是对艾老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艾黎, 1897122日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 1927421日来华,直至去世,留居中国达60年之久。60年中,他工作之余的一个最大爱好就是收藏和研究中国古代文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艾黎一直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消防处工作,他的公开身份是工部局督察,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工作。这期间,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处旅游,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情,并逐渐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曾对王自刚说,在上海的那些年里,他收藏了很多中国古代文物,可惜的是,“八·一三”上海失陷,住宅被日军侵沪参谋部抢占,他收集的文物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上海失陷后,艾黎与埃德加·斯诺、佩格斯等中外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制定了在非敌占区建立工业合作社的计划,以此支援抗战。从1939年至1944,他经常奔走于中国西北、川康、滇黔、湘桂、赣闽粤、浙皖、晋豫陕等抗战后方的城镇乡村,组织和发展当地的工业合作社。在艰苦的旅途奔波和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一有机会,仍不忘收集心爱的文物。他经常光顾一些旧货市场和古董摊,从中发现了不少极有价值的东西。如在西安古董摊上他发现了唐代“胡腾舞”铜人像、“四出五铢”铜范等极为珍贵的文物。这期间,他还收集到了一些明清时期的瓷器以及各种质地的带钩和精美的工艺品。在艾黎捐赠文物中有近1/3是这一时期收集的。

1944,艾黎和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迁到甘肃山丹县。在这里,他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10年。被艾黎称为第二故乡的山丹县,地处古丝绸之路最狭窄处,2 000多年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这里遗留了很多能够反映丝绸之路历史的珍贵文物。艾黎在山丹10,除办学之外,常背着背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访古,收集了不少珍贵文物,如鄂尔多斯式青铜牌饰、符牌、造像、字画、经卷等。艾黎非常注意保护文物。当时,培黎学校设在山丹县的一座叫发塔寺的残破庙宇里。酷爱中国文物的艾黎一再告诫学生们要注意保护庙里的文物古迹。艾黎珍藏的一帧当时拍摄的学校化工实验室的照片上,用于实验的各种器皿都整齐地放在大殿正中释迦牟尼坐像下的台阶上,佛像保护得很好。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艾黎亲自带领学生在城外四坝滩开荒种地,挖渠灌溉。在这里,他最早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四坝文化的四坝遗址,收集和保存了许多属于青铜时代的四坝文化的石器、骨器、陶器等。

1953,艾黎定居北京,主要从事写作。北京琉璃厂成了他工作之余最爱去的地方,那里的古玩商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洋古董”。五六十年代,他用自己辛勤写作得来的稿费在琉璃厂收集了上千件文物,其中不乏珍品。艾黎不光收藏文物,他此时还花了很大精力研究中国古代文物。他偏爱中国古代瓷器,曾遍游中国各大名窑遗址,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并著有《中国的古窑与陶瓷》一书。

19803,艾黎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要把毕生收藏的文物全部捐赠给他曾长期工作过的山丹县。当时,北京的一些文物收藏单位和个人得知艾黎的想法后,通过各种渠道,想得到这批文物,但都被艾黎一一拒绝了。从19806月开始,艾黎亲自清点,一件一件装箱,先后分几次将近4 000件文物捐赠给了山丹县。

艾黎捐赠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时期,下迄近现代,几乎各个历史时期的都有。种类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石器、玉器、骨器、漆器、玻璃器以及符牌、印章、石刻造像、砖瓦、货币、竹木牙雕、字画、古籍、民俗工艺品等,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有不少稀世珍品,甚至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如西汉“成山”瓦当、唐代“胡腾舞”铜人像、西夏铜腰牌、西夏文铜印、元代“罗罗斯宣慰使火儿灰”铜牌等,都堪称国宝。此外,艾黎捐赠文物中还有来自古埃及的造像,古巴比伦的铜牌,印度、朝鲜的瓷器,日本的钱币、印章,古巴的海贝塑像,美洲印第安人的牙雕图腾柱,新西兰毛利人的头饰带等,可以说,艾黎捐赠文物既勾画出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展示了一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

为了保护和展示艾黎捐赠文物,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山丹县新建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和标准化文物库房。当年68日陈列馆开幕那天, 85岁高龄的艾黎专程从北京赶到山丹为开幕式剪彩。当看到他捐赠的文物在四个展室中按中国通史排列陈展时,他满意地说:“这样好。”15年来,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已接待中外游人70多万人次,国家领导人宋平、乔石等都先后参观过这里。1995,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已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公布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新西兰前总理戴维·郎伊在艾黎逝世后评价说: “许多外国人被中国所吸引,但只有极少数人将其一生献给这个国家和人民,路易·艾黎就是这极少数人当中的一个。”的确,艾黎不仅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还把他毕生辛勤收藏的文物全部捐赠给了山丹人民,死后,又将他的骨灰撒在山丹,这样一个外国人,能不让人敬佩和怀念吗!(来源:《丝绸之路》199706期作者:张珑)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7号

    技术支持:兰州城市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办公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