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主任:黄孟复
主任:石 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深切怀念>>正文

怀念我的义父路易·艾黎(下)

作者:邓邦镇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5/11

 

怀念我的义父路易·艾黎

邓邦镇

不能忘记的深情

艾伯伯对我和我的家庭的深情是我不能忘怀的。我们离开北京之后的20余年间,他总是在挂念我们。“文化大革 命”初期,我和妻子卢波被“分配'到河南,当然也被整了 几年。我们的信艾伯伯收不到,我们也见不到他本人艾伯伯很不放心,1972年5月他来河南访问,向当时有关方面提出 要求见我们,但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在郑州”。他激动地 说:“邓邦镇是邓中夏的侄子,你们让见我要见,你们不让见我也要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让我们见面了。我们 在一起愉快地过了一天。以后数年间,平均每年他都会到我们工作的河南、河北访问一次以上,而每次都会有一天和我们在一起。每次这样的日子,都像是我们家庭的节日。

1982年邓邦镇陪艾老在海南岛三亚

 

1982年路易.艾黎和邓邦镇在北戴河。

 

1982年艾老在卢波创作的乔治·何克的雕像前拍照。

 

路易带客人看卢波创作的何克雕像。

我和卢波有作品在北京展出的时候,对艾伯伯来说也是一件喜事。他是我们的作品最热心的观众和保护者,总是急不可待地去展览会看我们的新作品。如1979年的第五届全 国美术展览,我和卢波都有作品入选参展,但由于组织工作 上的混乱,作品送到北京两个月了还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厅里放着,艾伯伯很不放心,他特别担心卢波的雕像塑作品《 渠水清凉》会被碰坏了。他说:“展出不展出不重要,别把雕塑摔坏了。”因为这种事在那时候也是常有的。艾伯伯一 定要让我领他到中国美术馆去看看。我们到了美术馆,展厅是锁着的,看不到,据说拿钥匙的人没有上班,我们只好遗憾地回家了。不记得过了多少天,总算等到了全国美术展览开幕,我们陪着艾伯伯去看了展览,过了两天艾伯伯的秘书小李说,艾伯伯那次看了展览的第二天,自己又专门到美术馆去看我们的两件作品,他还特地站在我们作品附近看观众的 反应。展览未结束我们就回了郑州。展览结束后,在中国美术馆工作的同学告诉我们说,展览刚结束,艾伯伯就领人去美术馆把我们的两件作品取回家了。我的油画一直挂在他的 书房,卢波的雕塑作品一直放置在他的客厅里。

1985年邓邦镇和卢波与艾老、马海德大夫在海南岛三亚市鹿回头。

 

1983年艾老在他的客厅博古架前给邓邦镇讲汝瓷的历史。

 

1985年我们和艾老在海南岛三亚。

 

邓新黎和艾爷爷聊天。

在艾伯伯的晚年,我们希望能尽力照顾他、陪伴他。从1980年冬天开始,他去海南岛过冬时我几乎年年陪他去,为此我年年都想法筹备我去海南岛的费用。1985年冬,马海德医生建议让卢波一起去海南岛,艾伯伯和马老都在经济 上资助了她,这对卢波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平常,艾伯伯在家事情太多,客人不断,在海南岛则 清静多了。卢波利用每天下午喝茶的时间为两位老人各做了 一个很好的塑像,每个塑像各翻制了一件铜像和一件玻璃钢像。艾伯伯的铜像现在被收藏在新西兰惠灵顿的国家图书 馆,艾伯伯的玻璃钢像则被收藏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艾老在海南岛每天都要坚持写作,只是在下午会去海边 游泳半小时。有一天我们正准备去海边游泳,看到一个男孩 子在附近玩,艾老说海南的孩子都这么壮就好了。我认识这个男孩,就对他喊到:阿勇跟我们游泳去吧。阿勇高兴的跑过来了。海南那位陪同人员说我,你怎么能随便叫人来啊。 艾老马上说:是我让他一起去游泳的。后来艾老发现阿勇穿的衣服有些破旧,他给我一些钱让我到县城给阿勇买些衣服和学习用品。其实我们或不知道他是谁的孩子。后来才知道 他是招待所厨师的孩子。以后每年去海南岛艾老都会要看看 这个孩子,一直关心他。

1986年艾老和他的妹妹娇伊,侄女道若斯和Peg Moore(她捐款给培黎学校)

 

1987年邓邦镇卢波给艾老看关于兰州培黎广场雕塑、浮雕的照片集。

 

和艾爷爷一起看电视(左为京梅,右为新黎,后面是卢波。

 

1986年艾老和海鸥(左一)邓新强(右一)在捐赠给山丹培黎学校的汽车前,送他们出发。

 

全家到北京看望住院的路易。

 

1987122日,艾老在他90岁诞辰生日聚会后,与邓邦镇最后一次合影。

1982年,甘肃举行庆祝培黎学校建校40周年的活动, 艾伯伯让我陪他去参加,我带着卢波做的玻璃钢的乔治·何克雕像和我画的乔治·何克的油画肖像,先在兰州参加老培黎学校改名的石油技术学校开会,后又去山丹,老培黎学校的很多老学生从全国各地来参加话动,来看望他们的老校长,老学生都比我大十几二十岁,多是在全国各石油部门的骨干, 在同他们的接触中,一位培校的老学生给我讲了他上培校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抗日战争时期,他失去父母家庭,隨着逃难的难民潮流 落到洛阳街头要饭,那年他十岁,举目无亲,宿无定所。

一天他正在沿街乞讨,突然一支温暖的大手扶在他的 肩背上,回头一看是一个大鼻子的外国人微笑着给他打招呼,问他願不願意跟他去学校上学,他当时就蒙了,想不到 会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是願意了!这个外国人就是他后来的 艾校长路易·艾黎。

于是他跟着路易进了服装店,为他买了里里外外的衣 服,在路易的住処洗澡換上新衣裤,这是他头一回穿上毛衣 毛裤,像在梦里一样,路易.艾黎为他洗澡时发现他身上长了 很多疥疮,又去买了药天天给他上药,后来路易又帶回几个 流浪的小孩,就说帶他们去学校。

路易带着他和那几个孩子上路,去陜西双石铺的培黎学 校只能搭敞篷的运东西的卡车便车,晩上过秦岭的时侯,山高天寒,他的年龄最小,路易看他身体瘦弱,把自己穿在身上的大衣脱下盖到他的身上。

1944年,培黎学校搬迁到甘肃山丹,为了学校,为了养活这群孩子们,艾伯伯常要外出找经费、粮食和医药等,每次回山丹经过武威会给学校打个电报,告诉学校他回到学 校的时间,学生们听到消息,会自发到路口等校长归来,一次艾伯伯下了搭乘的便车,一个个看他的学生,突然问怎么没有见到他,学生们说他脚冻坏了没来,艾伯伯到学校他在擂台上的宿舍后,让学生去把冻坏脚的他找来,那时生活 很艰苦,校长也只有一个脸盆,一床被子,路易校长用自己 的脸盆装上热水,把他的脚泡进去,把他冻坏的脚上血嘎巴粘着的袜子脱下来,再给他上药包扎好,晚上路易校长怕他 照顾不好自已,这晚他们睡在一个床上,一人睡一头,因为 只有一床被子蓋不好,都是穿着外衣睡的,半夜,他醒来觉得奇怪,他的冻伤的脚在一个高高的暖和的地方,清醒了才 知道是校长解开上衣扣子,把他的受伤的脚放在他的怀里, 他哭了,也不敢动,流着眼泪,他说他从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愛。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有次在海南岛晚上睡觉前艾老要剪脚指甲,却够不着,我就接过指甲刀给他剪了。艾老说:我又剥削你啦。我说我 从小到大剥削你很多了,他就笑了起来。艾伯伯不喜欢现在美术界时毫的一些胡搞的“艺术”, 他说:“美术应该是美的,它应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 生活,它应能激发人们为更美好的未来去奋斗,不然要美术干什么!”我们不会忘记他的教导。

1987年12月2日是艾伯伯90大寿,午后我陪他从北京医院的病房回到家,下午先后前来祝贺九十岁生日的,有李鵬、習仲勋、新西兰大使华德、黃华、章文晋等等,还有专程从甘肃山丹艾伯伯晚年又发起刚刚开学的培黎学校的学生,直到晚上,客人散尽,我又陪艾伯伯回到医院的病房。在最后的曰子里,他还不忘他还没有完成的工作,一 些手稿摆在病床傍边的书桌上,他只要有点精神就会坐起来 写。我带了些卢波新作的照片和小儿子新黎的画,他很高兴 的一张张看,看了四遍,交给我,让我放在桌子上,说他一会再看。然后问我新黎什么时候来,我说他很快就放寒假 了,放了假卢波就会帶他来看您。过一会他说:那时候就看 不到了。我非常难过,他们没能见最后一面………

艾伯伯离开了我们,他把他一生收藏的心爱的文物和艺 术品3700余件,全数捐给了他的第二故乡山丹县,把他的藏书除了美术方面的赠给我们外,也全数捐给了中国人民大 学,他的遗嘱是这么写的: 遗体火化后,希将我的骨灰先放一放,待有便人或朋友 去山丹时顺便帶去,撒在四坝的原野上,不要举行仪式。一切瞻仰遗体、给遺体穿上好衣服再火化、举行追悼会等等对于人民费时花钱的做法应当破除,花圈也不要送。务请不要 大张其亊,这不过是又一名战士在行进中过去了。

艾老在去世前讲过他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艺术作品通过 举办展览为中新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做些工作。这些年我组织过一些艺术作品展和增进艺术家交流的事情。我们今后会尽自己努力多做些工作。艾老有颗博大的爱心,每个接触过他的人都会感受到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路易.艾黎雕像》铜雕,卢波作于2003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路易.艾黎在甘肃》油画,邓邦镇作

《路易.艾黎在工作中》油画,邓邦镇作于1978

《路易.艾黎和他的中国孩子们》花岗石雕,卢波作于1987

《路易.艾黎和中国的孩子》油画,邓邦镇作于1979年

《路易.艾黎和他的中国学生们》水泥雕塑,卢波作于1991

《山丹人》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和山丹的人们,油画,邓邦镇作于2O17

1991年应路易.艾黎出生地人们的邀请,卢波、邓邦镇在创作纪念他的雕塑中。

1991年7月开始,在新西兰政府、新中友好协会和艾老的出生地一一斯普林菲尔德的人们的支持下,我和卢波用 了5个月的时间,在艾老的出生地的高速公路旁边的一片草地上,为他立了一座纪念雕塑一-在一块立在大地上的“巨 石”上,用浮雕的形式雕塑着路易·艾黎和他的中国学生。我们是在艾老出生的那所房子旁边的一栋剪羊毛的房子里创作这座雕塑的,房子的女主人不无感概地说:“路易·艾黎 在这里出生的时候,谁会想到90多年后会从遥远的中国来两位艺术家为他做纪念雕像!”

 

                          (作者简介:邓邦镇,路易·艾黎的义子,革命先驱邓中夏的侄子,著名画家,现旅居新西兰。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7号

    技术支持:兰州城市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办公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