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主任:黄孟复
主任:石 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深切怀念>>正文

创办培黎的路易•艾黎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3/03

从1940年起,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江西赣州、广西桂林、湖北老河口、陕西宝鸡和双石铺、河南洛阳、甘肃兰州、四川成都等地筹办为基层合作社徒工或逃难的农工子弟而设的培训学校。艾黎将这些培训学校冠名“培黎”(Bailie),全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培黎工艺学校”,是为了纪念他的朋友——裴义理(约瑟夫·贝利,Joseph Bailie),他的名字中文谐音为“培黎”,长期在中国从事培训教育事业,在上海办过几所半工半读学校,把毕生精力和全部财富献给了中国人民。他认为,中国最需要的人才不是大学生,而是介于普通工人和工程师之间的技术员。裴义理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艾黎,可以说,他是艾黎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先师。另外,“培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艾黎曾说:“‘培黎’,按中国的字意和近似发音,就是为中国‘培养’技术人才,在黑暗的旧中国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路易·艾黎与成都培黎学校学生合影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培黎工艺学校”,简称“培黎学校”,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设立的目的是为中国工合运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战局、经费等诸多原因,到1943年以后,基本上只存在双石铺和兰州两个培黎学校。这两所学校中,双石铺培黎学校办学较早,还吸收了几批从其他培黎学校迁来的孩子们,办学规模较大。兰州培黎学校则开办于1942年秋天。

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学校

西迁:从双石铺到山丹

双石铺是陕西省秦岭山区里的一个小镇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业,长期支援抗战。1939年底至1940年初,艾黎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到双石铺筹建培黎学校。1941年春,英国人乔治·何克受工合西北总部委派到此工作。他们不断进行教育方针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加强学校思想作风建设,双石铺培黎学校渐渐走上了轨道。

尽管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逐渐步入正轨,事业蒸蒸日上,但危机仍然存在。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被国民党当局指控为“亲共的危险分子”,学校经常受到特务的监视和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已制定了“穿陕入川”的作战计划,妄图对陕西发起进攻。面对日益紧迫的形势,双石铺培黎学校的校舍很可能会被国民党军队占用。而且,宝鸡的工合办事处已经向培黎学校下达命令,凡是年满16周岁的学生必须参加三青团。为了保护学生,保住学校,艾黎和何克决定将学校迁往一个国民党统治相对薄弱的地方。

1943年夏天,在机缘巧合之下,艾黎跟随当时的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Joseph Needham)去甘肃西部考察。路途中,他们两次在山丹停留,山丹给艾黎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艾黎还在山丹听到了许多关于当年红军的故事,他下定决心,“让我们把学校就建在这里,作为对他们的一座活着的纪念碑吧!”然而,从陕西双石铺到甘肃山丹,差不多有1100公里路程。路易·艾黎和何克要将学校迁至山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艾黎奔走于兰州和山丹之际,何克则在双石铺忙活,他一丝不苟地打包机械设备、生活用具和师生们的行李,为西迁做准备,这些生产装备对他们而言是“无价之宝”。1944年秋天,一场堪比“小长征”的长途跋涉开始了。1945年初,艾黎带着孩子们来到山丹。7月,山丹培黎学校面貌已焕然一新,纺织组在生产棉纱,机械组开了工,课堂教学也进行得很顺利。学校门口悬挂着“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的校牌,门内竖起一介石碑,上面刻着艾黎所定的校训——“创造分析”。此时,西北地区有两所培黎学校,分别是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和兰州培黎工艺学校。实际上,山丹培黎学校和兰州培黎学校是一所学校的两个有机部分,何克把两所学校比作一辆汽车上的两个轮子,艾黎则说:“两个学校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1947年夏天,由于办学经费难以维持两所学校的开支,兰州培黎学校被迫关闭,学生和设备都搬到了山丹。

事实证明,路易·艾黎把培黎学校搬迁到山丹的决定是正确的。山丹为培黎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也让艾黎的教育理念得以实践。山丹培黎学校的办学经验对新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有借鉴意义。

路易·艾黎给山丹培黎学校学生上晨课

来自宋庆龄和国际上的帮助

培黎学校在创办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宋庆龄在关键时期伸以援手,给了艾黎和培黎学校莫大的帮助。

1942年河南遭受旱灾和蝗灾,由于政府吏治腐败,救灾不力,受灾人数众多,其中,大批难民逃荒来到陕西宝鸡。在得知河南的灾情后,宋庆龄想到了工合,想到了艾黎,她在给友人浦爱德的信中说:“工合可以做很多工作来救济大批涌入宝鸡的难民。”一些年纪较小的难民被艾黎带到了双石铺培黎学校,在此之前,双石铺培黎学校已经安置了116名战争难童。1943年5月15日至16日,为赈灾河南难民,宋庆龄在重庆组织了一场“筹赈豫灾足球义赛”。此次足球义赛共募得法币125530元,该款项悉数汇交宝鸡豫灾赈济委员会,一部分汇交洛阳及巩县中国工业合作社,一部分用于10名洛阳培黎学校的青年灾民转入双石铺培黎学校的旅费。为了能够让战灾儿童得到及时的帮助,获得相应的教育,宋庆龄一直在努力。双石铺培黎学校西迁至山丹后,宋庆龄一如既往地提供了许多物资上的援助。1945年,由于物价飙升,物资匮乏,一些儿童因营养不良死去。4月15日,宋庆龄致信友人杨孟东,打算在重庆举办慈善舞会,目的是“给训练男孩们做技术活的中国工合培黎学校和一所流浪儿童学校筹款”。5月18、19日晚,慈善舞会如期举行,20日,宋庆龄再次致信友人杨孟东,表达了对筹款效果的喜悦之情:“想象一下我有多么开心!特别是过去两个晚上,我一直不断想起你以及我们去年参加两个类似的舞会。那两个晚上我们为中国工业合作社培黎学校和流浪儿童收留所募集了超过200万元的经费。”此外,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曾向山丹培黎学校捐建了一所化学实验室。1946年5月23日,艾黎致信感谢宋庆龄的帮助,并送给她一块学校孩子亲手做的地毯。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回到上海。1945年12月,她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开展战后重建工作。为战灾儿童提供帮助是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之一,艾黎的山丹培黎学校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重点援助的单位。1947年,经中国福利基金会联系,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战灾儿童义养会决定在中国开展义养活动,在上海成立了战灾儿童义养会中国分会。中国分会制定了章程和工作计划,凡战争孤儿由所在学校或保育机构提出申请,经中国分会认定后报请总部批准为义养生,在美国的认养人每月会提供15美元生活费,直至义养生能独立生活为止。据中国福利基金会统计的《1949年10月义养生分布情况表》,甘肃山丹培黎学校共有35个义养生名额。宋庆龄对培黎学校义养生工作十分重视。

1943年5月16日,宋庆龄在重庆“筹赈豫灾足球义赛”闭幕式上

重庆《大公报》对宋庆龄举办舞会为工合筹款的报道

除了宋庆龄的援助之外,培黎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各国进步团体和爱好和平的人士在物质和人力上的巨大援助。1949年之前,学校经费靠国内外进步团体和进步人士资助。2/3由工合国际委员会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工合促进委员会调拨捐助。就连路易·艾黎的母亲克拉拉也为山丹培黎学校倾注所有,她不仅骑车在新西兰各地进行募捐活动,还将她全部的养老金寄给了艾黎,用作山丹培黎学校的日常开支。学生们知道,“在办学最困难的时候,艾校长把母亲的养老金1万多元贴进去了”。正是有了这么多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和团体的帮助,培黎学校得以维系并长足发展。他们将青春和爱心奉献给了这所学校,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黎学校也是一所国际学校。

在培黎学校迎接解放

在学校迁到山丹之时,乔治·何克这样说过:“我们要继续斗争,使山丹工合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坚持下去,就地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山丹解放,西北解放,全中国解放,虽然何克无法亲眼见证,但他和路易·艾黎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1949年9月19日,山丹解放。在向大西北进军的途中,一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接到了周恩来的指示,一定要保护好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创办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彭德怀将这个命令交由一野第三军第九师执行,时任第九师政治部主任的康世恩带了一支队伍急行军赶到山丹县,找到了艾黎。据康世恩回忆:我当面向路易·艾黎校长传达了周恩来副主席的命令,并告诉他,我们是奉命来保护培黎学校的。当时艾黎校长百感交集,感动得无法形容……为了保护学校,我们专门起草了布告,贴在学校大门上,要求后续部队给予保护,并留下一个排为学校站岗。10月,驻扎酒泉的彭德怀司令员派司令部秘书室主任张养吾专程来山丹,向培黎学校全体师生表示感谢。彭德怀同志认为,艾黎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落后的中国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促进中国工业的发展,又大力支援解放军,帮助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敬佩。

 

路易·艾黎凭借沉着冷静和勇敢无惧,将一所完整的学校献给了新中国。当时,山丹培黎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两所职业学校中的一所。未来,它又会如何发展呢?

新中国成立后的培黎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路易·艾黎仍继续在山丹工作。当我们翻开山丹培黎学校相册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张张令人动容的老照片,艾黎亲自给孩子们剪头发,他给孩子们上课,一起参与劳动……艾黎是他们所有人的父亲,在艰难的岁月里,艾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些孩子。他说:“儿童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未来的希望。”艾黎把无私的爱全部献给了中国,献给了中国的少年儿童。

路易·艾黎为学生理发

1951年,工合国际委员会宣告结束,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由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局接管,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山丹培黎工业学校”,艾黎担任校长,段士谋任副校长。1953年,艾黎定居北京,学校迁至兰州,更名为“培黎石油技术工人学校”,性质为半工半读。“文革”期间,学校停课,至1977年才逐步恢复正常。1979年,石油工业部决定将学校改名为“兰州石油技术工人学校”,实行石油部和甘肃省双重领导,艾黎为名誉校长,段士谋任副校长并分管教学。1983年,段士谋任学校顾问,1985年7月离休。1986年,经石油部批准,学校改为中等专业学校,校名为“兰州培黎石油学校”,艾黎仍担任名誉校长一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山丹培黎学校“创造分析、手脑并用”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2年路易·艾黎参加兰州石油技工学校(前身为山丹培黎学校)40周年校庆,在时任学校校长段士谋的陪同下参观学校

路易·艾黎一直眷恋着山丹的土地,他曾说:“在山丹与青少年一起度过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生活最充实的年代。”1980年,艾黎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捐给山丹,两年后,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建成并对外开放。1984年底,他向甘肃省委提出了恢复山丹培黎学校的建议。1985年,山丹培黎学校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重建为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87年4月21日,为纪念艾黎来华工作60周年,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开学,后更名为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1987年12月27日,艾黎在北京去世。1988年4月,习仲勋亲笔复信学校同意担任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名誉校长。学校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终身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200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丹培黎学校。2020年1月培黎职业学院于经甘肃省政府正式批准,5月经教育部备案,10月正式招生;目前与山丹培黎学校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

来源|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标题为编者所加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7号

    技术支持:兰州城市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办公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