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主任:黄孟复
主任:石 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深切怀念>>正文

辉煌70年:致敬原《中国建设》杂志创办老前辈

作者:陈日浓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5/17

铭记历史,缅怀前辈。在喜迎《今日中国》(原《中国建设》)创刊70周年之际,简要追忆创刊前辈为杂志的创办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致敬他们的创业功绩。

金仲华(1907-1968)

作为《中国建设》的创始人之一,金仲华是中国新闻界老前辈和国际问题专家,也是宋庆龄的挚友与助手。他是应宋庆龄邀请,与陈翰笙一起创办这本新中国对外英文刊物的,是我刊的首任社长。

新中国成立后,金仲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等领导职务,并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新闻日报》和《文汇报》社长及中国新闻社负责人,同时担任新中国第一张英文报纸《上海新闻》总编辑。

金仲华

1951年8月30日是我刊值得特别铭记的日子。这天宋庆龄在上海常熟路157号中福会新址的会议室,主持创刊重要筹备会。具体由金仲华精心安排,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国外友人等出席,商定了新刊的宗旨,读者对象及编辑方针。新中国的一本对外刊物从此扬帆起航。

1951年的冬天,是金仲华最繁忙的时刻。他除了上海市的市政领导工作外,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争取《中国建设》创刊号的提前出版。从筹措新刊经费,登记出版手续,到选定纸张和下厂印刷,他事无巨细,亲自督办。终于在12月5日拿到新刊,他立即呈报宋庆龄。宋庆龄高兴地翻阅后,于17日给金仲华复信:“请接受我深切的感谢,但愿我们所做的以及今后要做的努力将使我们的杂志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和增进和平的强有力的杂志”。

尽管金仲华政务繁忙,自1952年1月《中国建设》正式创刊后,金仲华作为社编委会主任仍十分关心杂志的发展并给予悉心指导。他不时为杂志撰写重要文稿,使其逐渐成长为新中国一本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多语种的刊物,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他为新中国的对外传播和对外友好交往,付出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庆龄晚年怀着对挚友的深情撰写了《怀念金仲华——<中国建设>的创始人之一》,文中宋庆龄高度肯定金仲华的贡献,称赞“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进步事业”。

陈翰笙(1897-2004)

1951年初秋,在北京中山公园一个僻静的地方,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他们并不观赏秋色美景,而是专心致意手中的英文稿。戴深度眼镜的中年学者是陈翰笙,而他身旁的助手是位文静的女士。他们正在此编成《中国建设》的创刊号。陈翰笙晚年的回忆录中说,“1951年筹办新刊,一开始,我们连个办事的地方都没有,创刊号是我与李伯悌在北京一个公园的长凳上草拟的”。

陈翰笙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前辈。他是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美国柏码拿大学,先后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和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精通英德俄等多种外语。1924年,他接受蔡元培邀请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1925年,由李大钊介绍,陈翰笙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事业。

陈翰笙与宋庆龄相识于1927年冬天的莫斯科。当时宋庆龄首次出访苏联,也抵达莫斯科,据陈陈翰笙回忆,“这年寒冬的一天,由我的朋友邓演达同我到红场附近的苏维埃旅馆去拜访宋庆龄,这是我第一次同她见面。”此后两人开始了联系与合作。

陈翰笙与邱茉莉研究杂志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急需外语干部。1950年周恩来总理托人告知在美国的陈翰笙希望他回国工作。这样他于1951年1月31日回到北京。当时周总理正与宋庆龄商议创办新的对外刊物。1951年3月底的一天,宋庆龄约请陈翰笙夫妇到北京方巾巷住所,商量办刊事宜。令陈翰笙没想到的是,当晚周总理也去了。陈翰笙记得这次见面时,周总理对他说起办杂志的事。陈翰笙表示要有一批人,让金仲华打头,我可以帮忙。于是陈翰笙去上海找金仲华,要他牵头办刊,做编委会主任,他做副主任。

1951年5月至6月间陈翰笙曾三次致信宋庆龄,商议新的对外刊物的名称,最后宋庆龄选定刊名为China Reconstructs(中译刊名《中国建设》)。陈翰笙在6月18日复信说,你建议杂志取名China Reconstructs,意义深远。它意味着中国不仅在国内重建,而且还帮助世界上其他地区进行建设。而且还借以纪念孙中山,因他生前曾办过一份名为《建设》的刊物。

1951年8月宋庆龄约请金仲华、陈翰笙及有关人员,在上海召开了创刊筹备会,商定新刊的编辑方针。经过北京上海两地紧张的合作筹办,1951年12月5日《中国建设》英文版样刊问世,初为双月刊。后以1952年1月为这本杂志正式创刊时间。刚出版时,只有6名工作人员。杂志在北京编译,上海出版发行。为保证杂志质量,陈翰笙全力投入,他说当初几乎每篇稿都看。作为编委会副主任,他负责杂志的英文审定稿,也不时撰写有关国际的文稿,一直忙到1958年唐明照接任。

陈翰笙曾历任外交部顾问,又兼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和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位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老人于2004年3月13日辞世,享年108岁。作为国际问题专家学者,陈翰笙留下诸多专着,如《美国垄断资本》《印度莫卧尔王朝》《中国农民》和《陈翰笙文集》等。

唐明照(1910-1998)

唐明照也是位革命前辈和资深国际问题专家,多年在国内外从事国际交往联络,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8年,为加强对《中国建设》的领导,经周恩来总理和宋庆龄的同意,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委派唐明照兼任杂志总编辑。尽管外事工作繁忙,唐明照还是很关注杂志工作。他亲自主持召集社外知名人士的编委会,研究杂志重要事情。他来杂志社时,多是夹着厚重的公文包,到四楼副总编办公室或会议室研究工作,匆匆来去。他密切关注国际舆论,不时撰写针对性很强的文稿。

1960年1月6日,宋庆龄致信唐明照,鼓励说杂志有进步,但望继续努力。宋庆龄说:“我很喜欢第一期杂志,从头到底都很生动有趣,而且效果一定会很好。我特别喜欢这期的封面,整本杂志的编排比前几期有进步。在这方面当然还存在重要改进之处,但就这一期来说,编得很好。”

1962年元旦刚过几天,北京百万庄外文大楼依然洋溢着节日的气氛。1月6日这天中午,唐明照早早赶到《中国建设》杂志社,再查看一下今天创刊十周年的庆典准备情况。下午他和编委会主任金仲华见面后,即到大门迎接贵宾——周总理、宋庆龄、陈毅、邓颖超、廖承志等,陪他们上四楼参观杂志创刊十年展览,亲切会见编辑部中外同仁,合影留念共贺创刊十周年。庆典还邀请社会文化界知名人士参观展览,争取他们对杂志的支持。这是杂志社最盛大的节日,也是唐明照从1958年到此就任总编辑后操办的一件大事。

唐明照夫妇与大女儿唐闻生、二女儿唐建生的家庭生活照

唐明照主持《中国建设》杂志工作直至1966年。1972年4月,由中国政府举荐,被外交界誉为“美国通”的唐明照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成为新中国在联合国的首任副秘书长,具体负责联合国的政治事务,非殖民化及托管地的工作。在国际社会,他充分施展自己独特的外交才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79年离开联合国回京后曾任中联部顾问、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继续致力于中国与国际的友好合作,直到1994年离休。

鲁平(1927-2015)

鲁平,历任中国建设杂志社副总编,国务院港澳办秘书长、副主任、主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秘书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早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期间,鲁平就对宋庆龄不畏强暴,支持进步事业的革命精神敬佩不已。作为爱国学生,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争民主、反饥饿斗争,1945年他加入中共地下组织,成为积极分子。他在校学的专业虽是农业经济,但他外语很好。

1947年,鲁平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不久,就踏进中国福利基金会(中福会前身)的大门,开始国际联络工作。之后参加杂志创刊工作,并成为社里最年轻的领导干部。

据说,有一天他正在办公室埋头于打字机前,认真处理外国来信。突然身后传来亲切的上海语音:年轻人,你的英文打得很快啊!他猛回首,原来是宋庆龄站在身后,她那亲切音容,很快化解了生疏为亲近。他立即站起来用英文向孙夫人问候。在简短的英文交谈中,这位年轻人的英文水平及处理信件之利落,给宋庆龄留下颇深的印象。此后鲁平在中国福利会担任办公室负责人,并参与筹办《中国建设》。

鲁平

在中国福利会工作大约两年后,为了杂志工作的需要,鲁平调到北京,担任杂志社的办公室负责人,尔后晋升为副总编,是当年三位副总编中最年轻的领导,主管杂志社的政治思想和行政工作,兼管经济报道。鲁平是唐明照的得力助手,主持全社工作,由他负责向宋庆龄和唐明照汇报工作,也不时得到宋庆龄的来信指示。

1978年,时年51岁的鲁平从《中国建设》杂志调到港澳办工作,从此未曾离开,直到离休。不久便担任港澳办公室秘书长,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秘书长。1990年,鲁平作为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参与中英谈判中方代表团工作,为香港回归祖国作出特别贡献。鲁平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他离休后,于1999年6月出任中国福利会第一副主席,仍致力于宋庆龄的事业。他晚年留下本一回忆录口述香港回归。

李伯悌(1918-1996)

李伯悌是陈翰笙创办《中国建设》杂志时的助手,也是这本期刊的首席英文编辑记者。她年轻时留学美国,回国后1945年先后担任美国《时代》杂志驻重庆、上海分社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这位年轻女记者也是位革命前辈。1937年,她在南京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8月在武汉大学加入共产党,任该校地下党女生支部书记。

1951年夏天,陈翰笙筹办新刊时,首先物色的人才就是她,故他亲赴天津约请李伯悌到北京参加筹办《中国建设》杂志。

在北京四合院内的编辑部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三为李伯悌)

那时因为没有办公地点,李伯悌和一位女资料员常常带着资料到中山公园去写文章,杂志创刊号的许多文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创刊后,李伯悌先后担任编译组长、编辑室主任,1958 年任副总编。她主管英文部及政治社会报道。她十分重视培养年轻编辑记者,主张赶鸭子下水多实践,也不时带记者外出采访。她多次出国访问。196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她被中央挑选担任中国代表团翻译组长。1980年,李伯悌参与英文《中国日报》的创建,任副总编,是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委员。

(本文来源自《今日中国》微信公众平台2022.5.16,作者系《今日中国》原副总编辑)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7号

    技术支持:兰州城市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办公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