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主任:黄孟复
主任:石 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学术研讨>>正文

《我用一生爱中国》:我是我灵魂的舵手

作者:叶 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6/09

伊莎白·柯鲁克,一个伟大的女子。

一个将一生与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百岁老人,中国革命的参与者、见证者,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

近日读到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我用一生爱中国》,作家谭楷情感厚实、文笔畅达地书写了伊莎白·柯鲁克这位百岁女性的感人故事,让人久久沉浸于全书描写的情景之中不能自拔。伊莎白·柯鲁克与丈夫大卫·柯鲁克一生的理想追求与忠贞爱情,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从书中可以看出,作家谭楷为写作此书,经过详细深入的采访、开掘,掌握了大量史料,动心动情,下足了功夫。《我用一生爱中国》的故事丰富翔实、生动鲜活。读这部书,几乎是在读一部中国连接世界的近现代史,作家谭楷对所拥有的素材进行了巧妙剪裁与结构,还原了伊莎白·柯鲁克这位传奇女性与丈夫大卫·柯鲁克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命历程。

伊莎白·柯鲁克诞生于中国成都,父母来自加拿大。伊莎白·柯鲁克的中国名字叫饶素梅,她从小活泼好动,敢爬上房顶玩耍,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在成都华西坝子的“大课堂”里认识中国,并开始了一生的梦想。她从想成为一名人类学者,不畏艰险探访藏彝走廊,走向咆哮的杂谷脑河,在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穿行,到相遇爱情,夫妻双双奔赴二战战场,受到白求恩、斯诺等人的影响又重返中国,投入抗战的烽火,再到从南海山至天安门,见证解放军进入北平,见证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伊莎白·柯鲁克与丈夫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作家谭楷没有仅仅停留在人物命运的书写上,《我用一生爱中国》一直在追寻伊莎白·柯鲁克这位女性的精神世界。父母传递给她和平与仁慈,同时,她自幼便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金发碧眼的她对此深感兴趣。年轻时她在许多中国学者、不同民族百姓的帮助下,一次次攀越“鸟道”、“飞过”岷江,去了解中国西南村寨“云朵上的民族”。在那山峦之中,不仅蕴藏着人类学之谜、考古学之谜、气象学之谜、生物学之谜,还蕴藏着中国工农红军之谜。而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她进一步领略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性,认识到某种意义上“知识分子的无知”,她手握打狗棍,走访上千家,感受抗战时期川东农村的苦难、愚眜和贫穷。当她又一次踏上华北辽阔的土地,进入解放区,见到了“比传说中的还要美好”的新世界之后,从此心中埋下了“我们必须留在中国”的种子。谭楷的笔触一次次走进伊莎白·柯鲁克的内心,细腻而又真实地再现了她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展现出这位具有深厚学养的学者对人生的理性选择。正如伊莎白·柯鲁克在她103岁生日时,面对亲友背诵英国诗人威廉·亨利的诗《无敌》中的诗句:“我是我灵魂的舵手”,她对中国的挚爱来自于灵魂深处,被一种坚定自信的理想所支撑。

《我用一生爱中国》同时还写出了跨越国界和种族的人间真情,表达了不同民族间的善良相通、正气相融。当年藏族翻译索囊仁清曾陪同伊莎白·柯鲁克翻越松茂古道关隘进入藏羌村寨,80年过去了,她清晰地记得:“索囊仁清这个人非常喜欢开玩笑,很会摆龙门阵,跟他一起走,不觉得累。”十里河的农妇郭锦荣成为这个金发女子的干妈,为她操心,为她担忧。跟随伊莎白·柯鲁克全家20多年的阿姨刘金凤,与他们风雨同舟,患难时仍不离不弃。更有一起采访、共同研究并写作的挚友俞锡玑,在学术上并肩而行、相濡以沫……无数中国人给了伊莎白·柯鲁克夫妇及子女铭记在心、难以忘怀的温情,以至她在104岁高龄时,仍然带着儿孙千里迢迢回到成都,去看望母亲当年创办的小学校,重上儿时曾经攀爬的白鹿顶,回顾和重温家族六代人的中国情。书中写到当老人重返那所母亲创办的小学校时,人们在校门前电子屏幕上早就录入了一行温暖的大字:“伊莎白奶奶,欢迎您回家。”这所小学校在经历近百年的变迁中几度更名,终于在2019年经政府批准,恢复“弟维小学”校名,105岁的老作家马识途欣然题写了校名。马识途老人早年参加革命,经受过无数生死考验,百岁后仍一直笔耕不辍,写出了多部传世之作,也是被称作“国宝”级的传奇人物。他为弟维小学题写校名,使他与伊莎白·柯鲁克这对经历不同、但同样有着坚定理想信念追求的老人机缘交织,堪称佳话。

从谭楷讲述的精彩故事中,读者可以理解伊莎白·柯鲁克的内心独白:“我没有那么伟大,就是每次都选择了中国,选择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选择和喜欢的人民在一起。”她感谢父母把她生在中国,正是在这片富有真情,生养她、滋润她的土地上,她实现了自己的许多梦想,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她与丈夫虽然也历经风雨坎坷,但她真情不变,守护在新中国外交官的摇篮边,用小马扎上的教学迎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未来,培养了一批批国家急需人才,桃李满天下。即使退休之后,她还多次到边疆义务讲学,资助贫困生,促进中加两国的友好往来,更以人类学家的情怀,呕心沥血修改完成了《兴隆场》《十里店》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人类学、历史学的传世之作,为世界提供了认识中国乡村变迁的宝贵文本。

《我用一生爱中国》的书写笔力劲健,清新动人,体现了作家谭楷多年的深厚积累,以及对此书写作的全心投入。他十分注重细节的描写,不同环境的自然风光、生活场景、人物动作都有着贴切的再现,从而增添了全书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他旁征博引,具有宏阔的视野和多方位的观照,因此所记载的不仅是伊莎白·柯鲁克与丈夫,也是白求恩、马海德、阳早、寒春等一代国际友人与中国的深厚情谊,并由此体现出人类共有的对幸福美好的理想追求,写就了一曲优美激扬的生命之歌,一曲温暖全世界的国际友谊之歌。

(本文来源自《文艺报》2022.5.16,插图由编者所加)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7号

    技术支持:兰州城市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办公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